
“个头不高,性格开朗,黑框眼镜架鼻梁,笑容时常挂脸庞,爱岗敬业被人赞,遇到困难肯帮忙。”作为河北鑫达钢铁有限企业一名普通的通勤车司机,梁海军给乘坐过23号通勤车的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。
2014年,梁海军入厂后就接管23号车。此趟车行经迁安市区较繁华的路段——移动大厅,人流量大、车辆多、路窄,堵车是司空见惯的事,很多司机对这趟线路有抵触心理,因此,司机的流动性大曾是这趟路线的一大特点。梁师傅从上班的第一天起,就把职工的乘车安全和行车安全当作是头等大事,行车中时刻遵守“宁停三分,不抢一秒”的交通规则,凭借娴熟的驾驶技术保证了职工的安全乘车。同时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汽车维修技术,学习车辆驾驶、维护、保养以及管理方面的新常识、新理论,摸索机动车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,在熟知且掌握了疑难问题和车辆故障的相关常识后,经常和修车师傅进行探讨和交流,多次自行修理了行车中的常见故障,降低了维修费用,保证了23号车的出勤率。
入职伊始,他把保持车内外整洁当成自己每天的“必修课”。平时车上的备用抹布、拖把、水桶等清扫用具总是一应俱全,干干净净,稍有空闲,他会认真地把车内外擦洗一遍。每次行车时,在空调的开启、冷暖风的使用方面,他会主动征求乘车职工的意见,尽量满足所有乘车人的要求。遇有孕妇、病人乘车,他在行车和停车时会格外小心,会主动帮着他们找座位,在他的影响下,渐渐地,大家遇有“特殊人群”上车时,就自觉地形成了一种习惯——主动坐到后排,文明礼让蔚然成风。
一年多来,太多细微的关怀和温暖,感动和感染着这趟车上的每个人。去年夏天的一次下班途中,天气骤变,狂风卷着乌云、裹着黄沙,瞬间席卷了整个天空,好像要吞噬一切,暴雨瞬时而下,突如其来的电闪雷鸣给急切回家的人们带来了几丝恐慌和不安。此时通勤车临近市区,准备下车而没带雨具的人们正茫然于如何应对这种场面时,“我这有伞,谁没带伞,先拿去用。”大家一听就知道是梁师傅在说话。“那你怎么办?”没带雨具的人快速回应道,“暴天的雨一会儿就停,我没事。”……可梁师傅却被雨淋感冒了。从此,车上便多了两把“爱心伞”。
通勤车上,乘客晕车是常有的事。每次遇到晕车呕吐的情形,梁师傅会赶紧选择安全地带靠边停车,随手拿起事先准备的塑料袋和卫生纸,一边快速帮晕车人擦拭,一边关切地询问他的身体情况,言语里没有丝毫责怪和厌烦,确认晕车人无大碍后,才回到座位继续行驶。而车到终点,他要将车内残留的呕吐物打扫干净才回家。
一年多来,梁师傅从未因个人原因而晚发一次车,也从未因个人原因导致通勤车迟到过一次,每一次行车过程中,更未丢过或落过一个人,似乎在这个乘车大家庭中,每个人都成了不可或缺的一份子,从不允许谁掉队。因为他很少休假,偶尔的一次休假,也会带来大家关切的询问。记得他曾这样说过一句话:“虽然咱们后勤部室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,但是服务好生产是大家的根本宗旨”。
入微服务发于心,点滴温暖总关情!梁海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,满腔的工作热忱,担当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;用对工友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爱,诠释着鑫达人共有的朴素情怀。这种情怀源自一种灵魂之光,葆有着鑫达人的恒久温度,因为发自内心,所以会温暖和净化每个人的心灵。
他是车管队伍的荣耀,也是大家学习的楷模。 |